看着这部Marantz
CD-7顶级CD机放在面前时,脑子里不禁泛起两件事情来,在CD历史快要面临新一页,SACD、DVD-Audio时,为何Marantz还不惜投下巨资去弄一部CD机来?全世界的CD机、D/A解码器、晶片等都在bit数上打生打死,拼命追求高bit数、标榜高bit值科技时,Marantz如此重本的CD-7顶班CD机竟只用回那枚TDA
1541A Philips的16
bit晶片?近年Marantz厂相继推出不少杰作,如PM-14合并式扩音机、Marantz
7前级、9后级经典复刻版,而这部CD-7
CD机正是其重头戏之一,况且用上7这个数字,更是非同小可,原因是7在日本人心目中是代表幸运之意,冠以7编号的产品不是旗舰也必是经典之作。
身先士卒
约在99年5月份时,笔者的一位好友于日本音响杂志上看到Marantz这部CD-7的介绍,特别是其用料,无敌重型机甲外壳,特级重质避震脚、工业级CDM-12.3转动系统、滑轨以钻石粉打磨、整个CDM-12.3基座以金属制成(一般市面上CDM-12.3的基座只是塑料货)、8个Marantz著名HDAM(Aigh
Definition Audio Module)模件放大器、全真正平衡式设计(合共用四块线路板)、音响大师K.I.(Ken
Ishiwato)亲手操刀设计……看到此时,他已食指大动,马上想找部回来,奈何市面上未有货,再问约何时会有货供应,当时的答案是:未知!因为此君鉴于摆放Hi-Fi的地方先天性条件所限,一直不能容许放下CD转盘和D/A解码器的方式,所以只可向单体式高级CD机着手,他正使用的也是一部身价二万余元的美国名牌CD机,音效亦是发烧友公认为靓声的机种,可是当碰上了Marantz
CD-7后,单看用料及结构已是胜出数班,在食指动跃不已,身痒无比,夜夜难耐之下,于是找水货大佬帮手,来了一部CD-7的100V版,相信这应是香港发烧友的第一台自购的CD-7了。
怨声载道
靓品到手,时值端午佳节,正好开声去也,摆好靓位、驳线、坐定位、开声……一曲未毕,在座听众各你眼望我眼,头上出现一大堆问号,心想,为何只有如此效果?不服兼不信,把CD碟从CD-7取出放回原本用开的美国CD机中播出,音效正常,效果上乘,再用CD-7重播,何解高频不够放?低频只够量而不够线条?中频一段就过分显突?速度感更是慢了一拍。CD机是要煲的,不煲不靓声,效果也出不来。发烧友不是经常如此说!好,一于煲它一大番,按下Repeat重播制去煲也,一唱就唱足一个月30天,720小时,再听,哎!依然固我,最后,此君在无可奈何之下,把CD-7打入冷宫。
大翻身
CD-7竟如此不济?只得外观?走回16
bit设计错误?对着此部由代理送过来的220V版CD-7时也不禁心里盘算着一大堆的问题,在满怀阴影下把CD-7开封,接上系统开声。立时目定口呆,这怎会是印象中CD-7的声音?高频延伸既透明且富大量空气感,中频圆润甜美得令人甘心醉死,低频量、力、劲感充沛,老实说,当时试音室内也有一套美国名厂CD转盘和D/A解码器组合,身价高愈六万大元,CD-7与之相比,是过之而无不及!怎么这部220V版的CD-7竞如此了得?于是和曾拥有水货版100V
CD-7的好友研究,经连番分析,综合有两个原因:一是选用变压火牛的问题,君可曾有经验是越高级越精密的器材/仪器便对电压越敏感,特别是数码产品,CD-7是当今顶级单体CD机,在经变压之余,市电电压又不是那么稳定,必然对重播效果打一折扣;此外,也是最重要的是CD-7是采用Philips
CDM-12.3工业级转盘,虽说是直臂式而非弧形悬臂式,但一样要锁定,在CD-7的底部,有两支长螺丝是锁住CD转盘的,目的是避免在运输时不慎地损及机械转动部分,那部110V版的不知什么原因,开封时,这两枚锁定的长螺丝只放在CD机的背部,没有在底部上锁,那岂不产生问题才怪!
回头是岸
好了!在找出衰声之原由后,让我们齐来看看为什么CD-7的设计师K.I.在20-24bit的追击战下,竞走回头路,来个16bit。事实上,无论晶片的数位是多少bit,最后都要去播以16bit/44.1KHz制作的CD片,而不少号称高bit值、高取样频率的CD机是种没有高音却想弄出一点你以为是高音的声;动态不够想弄出一点你以为是很大动态的声,没有残声,没有细处,欠缺余韵,一切都很不真实,一言蔽之No
Music没有音乐!据K.I.谓TDA
1541A这枚晶片其实是近乎完美的设计,只要其余线路配合得好,分分钟比任何24
bit晶片还要靓声。CD机重播余韵精细度不够是因其数码系统只是在一特定动态范围内工作低过最低数位(LSB或LSD)和高过最高有效数位(MSB)的信号,都不能馈入数码系统内,因为低过LSB的信号无法推动解码器,正是余韵在中途猝然消失的原因,高过MSB的会使解码器出现与音乐无关的怪声及高频剌耳现象。TDA
1541A采用一聪明作法,在LSB上注入了2至3dB的噪音,作用是使最弱音信号的电平混合了噪音电平后提高了2至3dB,避免触及LSB的危险界限,令CD的余韵听起来更畅顺通透自然,到此,应不难明白为何K.I.要在CD-7上设了三段不同的数位滤波线路来。
功能齐全
CD-7除是一部CD机外,还可单作转盘或解码器之用,数码输出有两组同轴及1组Toslink光纤,而更可选16或20
bit形式输入,即是说如输入数码信号为20
bit就把它切换在20
bit处。使用平衡式时可要注意,因它是美式的一地、二负、三正的方式,切不可和欧洲式的一地、二地、三负混淆。
像透了一个现场
当开机时,CD-7的三段数位滤波线路,是处于filter
1即第一档,这可因应录音特性及用家口味而去选择其他段,至于Noise
Shaper杂讯整型则在开声时处于关闭(off)的状态,要用家自行开启。一般录音而言,只用filter
1及Noise
Shaper off已足够,碰上古旧或稍差劲的录音方要切换其他filter档和开启Noise
Shaper线路。
CD-7的声音究竟如何?它是完全尚须刻意美化音乐的倾向,极为中性,现场感非常丰富,CD-7很轻易地便呈现出骇人的自然层次与定位,扇形排列的音场中摆放着各类不同的乐器,音韵丝丝入扣,每一个音符都被紧紧地捉住,仿佛听者在真正参与其会似的,特别是在某些片段中装了弱音器的小喇叭在音场后方响起时,更感CD-7非凡的深度感和精确的定位。有如此精确的定位,背景怎可不宁静,CD-7给您的背景几乎是全然寂静的,因此在音场深处差不多是全黑暗的,播人声时,歌者就站在这背景前,似乎有着探照灯在照得他/她全身发出光芒,迷人至极,也是CD机和CD组合上罕见的。
昔日很多发烧友往往批评TDA
1541A晶片的高频延伸不足,这倒要看您怎样设计配合了,在K.I.之手,CD-7的高频从未出现过往上飘到某个地方就突然没有了的现象,它是自然地往上飘,有如蒸笼蓋子一掀开,热腾腾的白气毫无阻拦地往上升一样,听CD-7它的高频迷人地方就似一夜春雨后,竹林地上纷纷冒出笋尖般,而且更隐约地可感到空气中那股流动的现象,所以音乐厅、录音室的空间感在CD-7手上毫无保留地纤毫毕现出来。
CD-7的低频又怎样?它不仅让您听得大鼓清清楚楚外,那些充塞空间的低频也有ì『打爆墙』的感觉,不只是高频才有空间感,低频亦有,当低音大提琴重现得上佳时,这种低频空间感便会显露出来,若然至今仍未领略过此效果,听CD-7便有分晓!
当一件事物快将揭开历史新一页,回首从前,猛然发觉伴着我们共渡每一天的事物,每每已幻化成记忆符号,当然,不少事物或受时间洪流的淘汰,或因光阴的洗涤而面目全非,而能留在眼前的,将成为一代经典,虽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枚小小TDA
1541A晶片,但经呕心沥血仔细设计配合后,方发觉竟是如斯的亲切可人,这部Marantz
CD-7除唤起我们对CD的回忆以至刮目相看外,本身是独一无二的经典,风格强烈,从不惧风吹雨打,也不向潮流屈膝,以不变应万变,直至消失天与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