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套高级音响系统在刚刚完成组合之时,似乎都能给人一种声音甜美、柔顺的感觉。事实上这也是人们的一种直觉反应,当兴奋的心情稍微平静并且仔细聆听之后,往往便会发现它并不那么完美,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各个器材与电缆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声音品质有着不利影响。
每一个音响迷应该都会了解并且注意到,器材的高输出阻抗及连接缆线本身的高电容量等两项因素地热资源导致高音成分损耗。通过RC值即可判断出高音损失是否严重,至于RC值则是愈低愈好。
高音损失对高音实际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少呢?这就要看每个人的听觉灵敏和和口味而定,当然还要加上其他的因素,一般来讲,20kHz频率响应的衰减量未超过3dB的(FM除外,因为它的上限仅为15kHz)就算是相当好了,非常理想的情况下其衰减量可以低于1dB;衰减量若能够小于0.25dB,就是顶尖级了。
对于信号而言,输出阻抗R和容抗Xc形成一组分压器。跨于Xc的电压将交连至下一项器材上,但是当频率较高时,R值不变,Xc却会减小,使得跨于Xc的电压成分降低,因而导致高音部分的损失,对于一个特定频率,损失的多少是取决于R/Xc的值,比值愈小,则损耗愈小。由于C=1/Xc,因此,在特定频率时,RC值愈小,所产生的损耗就愈小。
从附表可以看出,当RC值为1或更低时,高音的损失将不至形成问题。所幸的是,目前大多数的音响器材如:卡式录音座、前级扩大机、CD机唱盘、环绕声处理机、等化器等的输出阻抗都很低,通常在1kΩ以下。在这种条件下,RC值将会小于1,故高音响应能够维持在安全范围之内。然而也有一些意外的情形,有些器材的输出阻抗也许高达数千欧姆——有的被动式前级放大机的输出阻抗甚至达到10kΩ,而使用者又用了不很良好或是非常长的电缆线时,其后果便得加以注意了。
一般属于理想的状况是:假设CD唱盘的输出阻抗为200Ω(这算是一个典型值),CD唱盘与前级扩大机之间连接缆线的长度是6英尺,缆线的电容量是每英尺30pF,此时缆线的总电容量即等于180pF(0.00018uF)。则RC=200×0.00018=0.036,此一缆线的高频响应应该是相当安全的。
另一种情形,在实际状况下,任何一部CD唱盘的阻抗将随输出电平而变化,所测得最大值可达4475Ω。假定CD唱盘直接与功率扩大机相连,而扩大机与CD之间有30英尺的缆线(一个较大的房间),如果每一英尺缆线的电容量是50pF,那么总电容量就是1500pF(0.0015uF),最大的RC值勤为6.7125(4475×0.0015)按照附表判断,高音部分的损失情形将会非常明显,20kHz处可能大于2Db。
附表列出了频率为10、15、20和25kHz,RC值为1~10时的高音损失情况。前面所列的RC值是6.7125,其在20kHz处的损失应介于1.96与2.45dB之间,我们可以根据公式L=20log
(1+(JRC)2
)的平方根计算出正确的损失量,其中在J=f/159155,若L、f已知,则可求得RC=K
(100.1L-1)的平方根(K=159155),由此可计算出20KHz的损失量为2.33dB。
2.33dB的损失量似乎并不是太严重的事情,不过要知道,RC损失是会累积的。如果整套音响系统包括有两部以上的器材时,这项损失值便将次次相加,很可能达到非常可怕的程度。
综上所述,诸位音响迷在关心器材与系统的Ps及Qs值时,也应多注意其Rs及Cs值。
附表
特定RC值在特定频率时所产生的高音损失
RC |
10KHz |
15KHz |
20KHz |
25KHz |
1 |
0.02 |
0.04 |
0.07 |
0.11 |
2 |
0.07 |
0.15 |
0.27 |
0.41 |
3 |
0.15 |
0.33 |
0.58 |
0.87 |
4 |
0.27 |
0.58 |
0.98 |
1.45 |
5 |
0.41 |
0.87 |
1.45 |
2.09 |
6 |
0.58 |
1.21 |
1.96 |
2.76 |
7 |
0.77 |
1.57 |
2.49 |
3.44 |
8 |
0.98 |
1.96 |
3.03 |
4.12 |
9 |
1.21 |
2.35 |
3.58 |
4.77 |
10 |
1.45 |
2.76 |
4.12 |
5.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