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  Global  Delivery

 
中文首页 产品保证 产品风格 购买方法 发货通知 音响文集 联系我们 技术论坛


源于艺术,高于技术。

 

玩线手记

 

 

 

    在一套音响组合中,相对于音源、功放和音箱来说线材所处的地位就显得尴尬一些。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先来看导线的作用,其实说穿了它的最大功能只不是将信号由一点传向另一点罢了。正确地说,只要完整地传输信号并在传输过程中未改变信号成分、未带来音染的产品就是理想的线材。这段话也点出了线材在音响组合中的定位与重要性。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不然,全世界也不会存在那么多的音响线材制造商和各自的独门手法。说它的地位尴尬是因为尽管现在发烧界都承认线材的作用不可忽视,但众多发烧线越来越威猛的外观和成正比增长的价格还是让人仔细地掂量“性价比”这回事。

线材在一套音响组合中到底该占多少的预算,是选用一条让音响系统彻头彻尾改变的线材,还是选用一种没有音染的线材,这也是属于音响界鱼与熊掌的话题。天下事很难有两全其美的,在个人色彩和原音重现的天秤两端,你究竟会选择哪一端?这个问题也很难回答,因为其没有绝对的答案。就笔者个人而言,在大件器材具有一定的素质的情况下,适当地利用音响线材来提升系统表现水准,在唯真的基础上体现出个人的风格特色与追求,这也算是一种有趣的音响玩法。

发烧数年,器材及线材换过好几次,用过的也不算少,听得多了自然对手中的线材也有了较深的了解,在使用发烧线材的过程中也不免有一些心得感受。记得在几年前笔者拥有了自己第一套音响组合,功放与音箱选用的是英国朗泉(CreeK4240和意大利卓丽(CharioHiperl MK II。在当时,这两件器材都是入门级组合的热门产品,它们搭配出来的音色活泼华丽,听弦乐小品的表现还不错。后来嫌朗泉驱动力不太够,就把40W4240换成了苏格兰产的具有50W输出的QED A270QED的功率比朗泉大10W,驱动卓丽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不过音色的走向上要稳重、内敛一些。当时由于预算的限制,音源只好选用松下LX-H170 LD机暂代,线材也只能采用随机线。

这样听了几个月后越来越觉得音色较为单薄,因此就去购买了德国Eagle31400喇叭线,选择它是因为卓丽的箱内接线就是Eagle品牌的。将其接上一试果然有了些变化,首先是低频力度增强了一点,中、高频的细节也有凸现的感觉。尝到了甜头后笔者又用怪兽(Monsterinterlink500信号线换下了LD机身后的“鸡线”。这一下变化更大,听Shaham的《Paganini for two》时大吃一惊,以前丢失的高频泛音找回来不少。吉他拨弦声更真切,小提琴声变得湿润起来,同时也增添了许多甜美迷人的中频味道。《阿姐鼓》中的电子低频也有下潜得更深、收得更结实的效果。这次换线令笔者第一次感受到发烧线材能对重播效果有较大的改善,至今仍记忆犹新,同时也更坚定了对线材所起作用的信心。虽然LD作为音源并不理想,但劣质线会把它的实际作用又大打折扣,所以在音源不能升级的情况下最好让发烧线材先助一臂之力。

怪兽interlink500信号线在当时是一条价廉物美的靓线,它的中频松软饱满,对于用来“医治”音色单薄的系统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另外,怪兽独家的涡漩式镀金RCA插头质量甚佳,其与功放插口能接合得非常紧密。用了一段时间后笔者觉得该线在低频部分收得还不够结实,于是经朋友介绍借来了一条蝙蝠(VampireSC II来试试。试用下来发现蝙蝠线的低频确实要干净得多,但中频的丰润度却略输一截。经权衡还是留下了蝙蝠线,因为当时的听音室较小。只有9m2,所以解决低频的问题要更迫切一些。卓丽Hiperl MK II采用的是双线分音设计,于是又买了几米Eagle31400作为双线分音。卓丽Hiperl MK II的分频器是真正双线设计的,因此双线分音之后这对小箱子的分析力提高了很多,低频的力道也增强了几分。唯一的负面将就是中频的厚度稍微减弱了一点,不过由于笔者的器材中频味道都很浓郁,因此这样变动下来的作用还是不错。在听一些场面较大和复杂的管弦乐作品时线条显得更加清晰,动态起伏也算过得去。

上述的搭配维持了两年,音源也逐渐升级。先用Marantz CD 67 MK II换下了LD机,后来又陆续购入了CEC TL5100转盘和华韵DAC-1解码器。今年初把一间13m2的房间作为了专门的听音室,装修完毕后索性来个彻底大升级,又相继购入了音乐之旅ECL-2和城堡Inversion15音箱换掉了QED和卓丽。刚把器材搬回家煲机时,有一天忽然觉得新组合发出的声音有点糊,仔细看了看原来都是喇叭线惹的祸。因为Eagle31400喇叭线是裸线头,氧化得厉害,以前每隔几个月都要剪去几厘米后重新接上去。这次笔者打算干脆升级算了,目标是AQCrystal +,到了市场后才发现本地的标价高得出奇,只得作罢。通过仔细地比较另买了超时空的双线分音专用线Prism biwire,拿回家煲了很长时间它才进入状态。超时空在笔者的这套组合上的表现并不见得有多甜美,相反觉得它的高频细致度并不是太出色,使用后高频有一点偏尖和利的感觉。不过它的动态很大,分析力也很高,插上后低频的量感增加了不少,用来听POP和电子音乐绝对适合。

因为高频有偏尖的感觉,这使笔者颇伤了一番脑筋。由于该音响组合的硬件部分暂时已不打算更换了,音箱的摆位和房间也没多大余地,因此只有在线材上想想办法,看能否找到音色偏暖的线材来调味。试了几款后,来自美国的Sil-world TS-840信号线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是一款编织纯银线,白色的线身光滑柔软,手感不错该线拥有探照灯般抽丝剥茧的解析力和绝佳的中低频表现,而音色则像水晶一般透明。其外形看看起来有点Kimble Kable的味道,价格不菲,要2000多元。一般而言,相对于纯铜线或镀银铜线来说,银线在中频段会有偏瘦、更倾向于骨感的表现。然而,Sil world公司不知用了什么独门手法使TS -840的中频保持了适度的丰润与饱满,这一特色使它在搭配上没有太多的顾忌。

那时笔者喜欢用夏韶声爵士风味的老歌翻唱专辑《谙》来试音,手中的这张是24K的签名金版,前段时间还见到了FIM公司的XR CD版,音效应该会有大幅度提高,建议喜欢这张唱片的朋友购买这个版本。用TS-840换下蝙蝠线后整个场面让人觉得忽然大了起来,中频聚集能力明显提高,就像在表演者与观众间抽去了一层薄纱,有很强的舞台立体感。夏韶声和他玩Jazz的几个朋友的表演历历在目,那种充满杂信的现场气氛几乎唾手可得。接着又用Bob JamesEarl KlaughFusion Jazz作品《Cool》(封面有两根黄瓜的那张)试了试高频,结果发现TS-840的高频空气感很好,有种音乐流畅生动的美感。不过由于这张唱片录得很干净,录音室的残响和乐器泛音较少,所以高频还是显得不太丰润。尽管TS-840没有完全解决高频偏干的问题,但是鉴于它在其他方面的出色表现,笔者还是留下了它,高频的问题就留待以后再说吧。顺便提一句,《Cool》的演奏班底后来成立了一支美国格莱梅奖常客的Fusion Jazz乐队“Four play”。记得前几年发烧友几乎人手一张他们的音碟用来试音,特别是3套碟那种,“Four play”的灵魂人物就是键盘手Bob James

大家都知道美国有家著名的线材公司NBSNothing But Signal),对这家公司线材的的评价都很不错。说来也巧,有一天在一个经营音响器材的朋友处发现了NBSDragonfly Pro电源线,正好他那里也有音乐之旅ECI-2,便立刻接上去试听。其效果变化之大让人目瞪口呆,低频马上增强几个分贝,听鼓乐时就像小鼓换成大鼓,非常过瘾,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更让人高兴的是Dragonfly的音色温暖,它肯定适合笔者的系统。于是当机立断,一问价钱还可以承受,就立即买下了它,回去以后便接在功放后面慢慢品味。这一下高频变得温暖耐听了许多,而且中频的厚度和低频的力度都有所提高。Dragonfly这味补药正中要害、物超所值。不过,现在如想要Dragonfly只有到二手市场去找了,因为目前这款电源线已经停产了。

后来,笔者除了托朋友从广州带了一条古河GD100SR数码线外,又把转盘及解码器的随机电源线换成了惠普的P-33EX和悟道的蓝环。用上这两款电源线后音源的表现又提升了一级,自己觉得现在的音响组合所发出的声音已经比较平衡,音乐味也不错,因此不打算再作进一步的调整。细细一算,所用的线材大约占了整个音响系统投资的20%,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这个比例略高了一点。然而,笔者觉得线材的投资不大好用具体的百分比去限制,有时线材真的起到了临门一脚的作用,使组合的整体素质提高,这时你就会觉得它很值得投资。再说音响发烧吸引人的一个地方便是可以尝试各种玩法,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玩线也是其中的一种,特别是在大件器材无法升级的情况下,尝试用不同的线材来弥补组合的缺陷和挖掘器材的潜力不失为一条可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