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电路,相同的元件,由于制作者不同,重播的声音也不同,这种情况虽然也和焊接技术的好坏有关系,但多数是由于接线方法不同而引起的.
基本的接线方法
由于接线不妥带来的问题多种多样,严重的如振荡、噪声,其它还有声音不稳定,音量一大音质就差,令人生厌.因此在这里先定出接线时应遵循的规则:
1)
连接线(导线)
遵循的原则是:交流时两导线应绞合在一起做成对线,直流时则要根据重叠信号的相位,或做成对线,或导线相互分离.
交流所用的是AC导线,电子管放大器的电源变压器初级的次级还多出个灯丝加热线路,这两者都要把两根导线绞合在一起,因为这样可以减弱甚至抵消导线所产生的磁场.
我们在学校学过安培右螺旋法则:有电流流过的导线会产生右螺旋方向的磁场.所以将往复方向的导线绞合在一起,就应该可以抵消这个磁场.导线中有大的交流噪声,放大器的信噪比就不好.
要说交流,音频信号也是交流电,它也产生磁场.为了使音频信号不受这个磁场及其它磁场的影响,就应该使用屏蔽线,以防止相互影响.屏蔽线的往复线我一直是用相同的线材,这种两芯屏蔽线是较为理想的.将两根导线绞合在一起的方法不错,生产多芯导线的厂家将导线绞合在一起是从强度上考虑才将导线绞合在一起的.
2)
供电导线的信号相位很重要
直流供电时,B电源及C电源(电子管放大器偏压用)还要考虑到重叠信号的相位,这是最重要的.当然,在相位相反时,可以将导线绞合在一起,但如果相位相同且在放大回路(环)内,导线就不能绞合在一起.
3)
地线
直流电、交流电都要用到地线,因而地线的安置及绞合极为重要。举几个例子,让我们来什看看么好,什么不好
图2是前置放大器的构成,如前所述,供电导线可以将正负电源的地线绞合在一起.如果是前置放大器,还应该不输出屏蔽线.
但是如果将输入屏蔽线和输出屏蔽线绞合在一起的话,就会产生振荡,或者者接近振荡而不稳定.
前置放大器中均衡放大器的情况.如果随随便便地将输出侧的屏蔽线与输入侧屏蔽线绞合在一起的话,放大器就一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人们大概以为只要用了屏蔽线就万事大吉了.但实际上,连绝缘地线也会有信号相移.
地线在电路图上的标记符号相同,但二者是绝对不能接续的,人们一
看到并列的管脚插孔就想将这两根地线接续起来,但我觉得你只要认真想想信号的流向路径,就会明白不能接续的道理.
各输入线(CD/FM/AUX等)当然可以绞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之下,屏蔽线通过转换开关只接续高电位,地线就到不了前置放大器,所以一定要从地线①接续到前置放大器的输入地线.
我曾经试过,用输入端做机壳接地和用输出端做机壳接地,这两种情况的重播声音有着惊人的差异(当然试听是在各方面很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的)
输出端机壳接地时声音绝对地好,我劝大家一定要试一下
4)
星状接线
再回头谈谈电源的接续.在向两个线路板供电时,是纵向接线和分离接线哪个好?答案很明确是后者.虽然纵向接线也不会出现振荡等干扰,但分离度差,声音的透明度下降,所以一定要分离接线.接线法叫星状接线或者Y接线,因为电流是Y型分离.
这种方法也用于线路板内部的印刷线路图,当L/R合在同一线路板上,Y型线可以有效地改善音质.
在其它情况下,比如象图6所示,当EQ放大器和前置放大器在一起时,哪种接线法好呢?分离型好,还是不好?
信号在各自的放大器放大时就不能用分离接线,否则会产生闭合回路,引起振荡,应该用纵向接线.必须完全地按照信号流向接续电源线、地线.
5)
器材的地线/信号回路
前置主放大器或者前置放大器是接续CD唱机、、调谐器、卡座等各种音响器材的.但有的人说,器材多接一个,音质就降低一级,这话是有根据的,我曾听有人说:没接某某机时,什么问题也没有,一接上振荡就来了.
这些就是接地回路的信号回路带来的问题之一。在图7中,放大器上接续着各种各样的器材,只看图,似乎它们都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各器材除了通过前置放大器的输入而地线共道之外,还通过AC电源线相互连接着。当然直流电时,各机是不会共通接续的。而交流电时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回路。
当同时使用CD唱机和FM调谐器时(即同时接电源同时动作),来自CD唱机的数码辐射噪音就会进入FM调谐器,输入到放大器。
还有,当器材并排放置,机架接触时,会产生地线回路。
为了避免这些,享受到音质优良之音响,要做到以下几点:
a)
使用独立电源,使各机独立化;
b)
使用AC万能插口,改善音质;
c)
并排放置器材时,千万不要相互接触;
d)
搞清楚电源的极性是否一致。
|